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

碳交易(碳排放,減碳)

70億利多 推油氣雙燃料車


跨年煙火秀 減碳大諷刺!


綠色供應鍊平台SOP 兼顧減碳與扶貧


碳稅不痛不養 建築物能源效率影響減排


繼歐洲後 中國完成首筆碳交易


心得:這幾年全世界都在響應減量排放二氧化碳,來減少對地球的暖化危機。而近幾天前剛開完會的巴里島氣候會談,推動一項SOP計畫,稱之為「永續星球計畫」。這種以企業家來投資,以南半球來發展綠色產業,來平衡南北半球的發展,但這種還需要國家間的配合,所以短期還不實用。而台灣今年卻以101跨年煙火秀的空前盛大,不以環境考慮,實在太不應該了。

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心得

波蘭 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擁有逾千年歷史的古都,在這裡可以感受到由鵝卵石砌成的寧靜小徑、無數紀念碑,華麗的博物館,熱鬧的酒吧和咖啡室,全都包容在獨特的氛圍中,恬靜醉人。這裡也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物,讓人覺得好像來到中世紀呢。

印度第一大大城~孟買


孟買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在這坐計程車沒有在開冷氣的,打開車窗,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灰塵,空氣品質差到極點
。而說到孟買的哥德式建築,第一個讓人想到的就是維多利亞車站了,這應該是唯一較有看頭的東西了吧

哥本哈根 - 歷史

哥本哈根這個地方經過很多次的變革,多次的戰爭
、瘟疫,一個瘟疫就讓整格哥本哈根使了將近1/3的人口,留下一次次沒辦法抹滅的傷害。雖然後來19世紀的大遷移帶來哥本哈根的大繁榮,但也破壞原來這個具有多年歷史的古城了。

巴里羅切

這個位於
安地斯山脈及那威瓦皮(Nahuel Huapi)湖旁有山有水的天然勝景,隨著季節也有不同的特色,讓人懷疑自己不是活在這個世界,是活在一幅風景優美的畫裡了!

東京鐵塔

這座全日本最高的建築,
雖然比艾弗爾塔高32.6米﹐但它的總重量只有艾弗爾塔的一半左右(4000噸比7000噸)﹐這歸功於鋼鐵和建築技術的進步。而這座鐵塔未建立之前,東京還是個低建築的城市,這座塔的出現,支控著東京的天空。在夜晚,整座塔照耀整個東京,儼然成為全東京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之一了。

天津~魯班廟

又名公輸子廟,整座廟都具有工匠們的精心專研,具有古色古香的廟,建造也不超過祖師的規則,以最高的規格,又不太破格,真所謂神啊
。雖然經過歲月的摧殘,後代也盡量保持原狀,讓整座廟看起來沒改變過似的。

澳洲 雪梨歌劇院

這座歌劇院不景景是澳洲的文藝殿堂,更是代表澳洲的靈魂啊!從外表看起來像個白色的風帆,跟外面的景緻還蠻搭的
。每年的觀光客都絡繹不絕,造究澳洲壯觀的觀光利益阿。壯觀的觀光利益阿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風力發電

看守世界:2006年全球風力發電量增長26%

台電規畫台西風力發電廠


台灣風力發電環境 確實不佳


台灣發展風力發電的迷思


雲林風力發電 地方盼重視漁業生態及回饋


心得:近幾年來推動低污染的風力發電已漸漸成為一種世界趨勢,而台灣風力發電環境不佳,風力不穩定,不適合發展.風力發電看起來低汙染,不要太過保養.但還有是一種大問題,就是噪音.希望能把噪音減到最低程度,產率提高,又加上低汙染,這樣應該能取代核能發電這種含有危險的發電廠了.

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生質燃料

巧克力生質柴油動力卡車從英國橫渡到西非

綠色紐西蘭更環保 10年內停建火力發電廠

讓高粱快速生長 美科學家為生質能找潛力

歐盟擬開放休耕土地 供應生質燃料

生質燃料需求量大可能使窮國糧價高漲


心得:近幾年來,生質燃料在國際油價急速攀升與全球暖化的危機中,躍升成為能源與環保界替代燃料的新寵兒。一些國家都致力於如何生產且大量,如美國的轎車和卡車可能用高粱來當作燃料了。歐盟也開放休耕地,來製成乙醇和生質柴油。但因生質燃料的需求大,那些弱小窮國家本來都立農為國,發現新的契機。

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氣候異常(37~41)

B9621037 http://b9621037.blogspot.com/ ---->未完成

B9621038 http://h99j66k33.blogspot.com/ ---->未完成

B9621039 http://h99j66k33.blogspot.com/ ---->未完成

B9621040 http://b9621040.blogspot.com/ ---->未完成

B9621041 http://s78325x.blogspot.com/ ---->環境新聞-氣候異常

氣候異常

北美氣候異常 東北21℃ 櫻花提早開

強烈旋風襲孟加拉 受害人數破千

全球氣候異常 新加坡出現7月雪

美氣候反常 華府2007冬極熱極冷

氣候異常 西班牙遭逢三年大旱

心得:這幾年氣候異常的發生次數還蠻多,連熱帶地區的新加坡都會下起7月雪,一些百年難得一見的氣候怪象,像是看電影"明天過後",接踵而至.製造溫室氣體的那些大國,也間接受到大自然的報應.而今年又逢遇"反聖嬰"現象,台灣也受到影響,天氣就顯得蠻冷,以往的暖冬似乎已經消失了,這些現象像是警示我們,不應該再忽視氣候暖化,不然後果可能蠻慘的

地震

日本承認地震使核電站出現更多洩漏

新潟大地震震出核安危機

日本地震 全球最大核電廠勒令停止運轉

日將啟動地震警報系統

日本新潟地震造成7人死亡 核電廠放射物質外洩


心得:地震一次再一次發生,我們還是沒辦法事先預知地震何時會來,只能在之前做好防震,之後做補救
日本發明全世界第一地震警報系統,用來減少傷亡,應該還不錯吧.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澳洲 雪梨歌劇院

絕對位置:33° 51′ 26.07″ S 151° 12′ 56.24″ E

相對位置:澳洲東南沿海,東臨太平洋,西為大分水山脈

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悉尼市貝尼朗岬角上















簡介
雪梨歌劇院不僅是雪梨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雪梨的靈魂,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每天絡繹不絕前往參觀拍照,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遊,雪梨歌劇院隨時為遊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

雪梨歌劇院的外型猶如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與周圍景色相映成趣。雪梨歌劇院是從50年代開始構思興建,1955年起公開徵求世界各地的設計作品,至1957年共有32個國家233個作品參選,後來丹麥建築師烏榮(Jorn Utzon)的設計屏雀中選,共耗時16年、斥資1200萬澳幣完成建造,為了籌措經費,除了募集基金外,澳洲政府還曾於1959年發行雪梨歌劇院彩券。

當1959年開工後,更證實了這個複雜設計的不可行,須重新修改。由於爭議不斷,烏榮在1966年請辭,並從此再未踏上澳洲土地,連自己的經典之作都無法親眼目睹。之後的工作由澳洲建築師群合力完成,包括Peter Hall、Lionel Todd與David Littlemore等三位,雪梨歌劇院最後在西元1973年10月20日正式開幕。

雪梨歌劇院另一項傳奇是他的第一場演出。當然,正式的首演貴客盈門,開幕式(1973年10月)更邀請了英國女王依莉莎白二世親臨現場,但也有人認為雪梨歌劇院的第一場演出是1960年由PAUL ROBESON為工作者獻唱的那次。這位黑人歌手當時爬上了還在興建中的鷹架引吭高歌。巧的是,他的生日與丹麥建築師Jorn Utzon竟然是同一天。

一切都太巧了。但關於雪梨歌劇院的種種幕後故事還不只這些。由於興建過程中的風風雨雨實在太肥皂了,有克服不了的技術難關、有拂袖而去的建築師,還有差點讓政府破產的超高工程費以及一隻在首演彩排時跑來插花的臨時演員─負子鼠(Posum),後來有人將這些寫成了一齣歌劇,名字是:世界第八奇景(Eighth Wonder)。

每年在雪梨歌劇院舉行的表演大約3000場,約二百萬觀眾前往共襄盛舉,是全界最大的表演藝術中心之一。歌劇院白色屋頂是由一百多萬片瑞典陶瓦鋪成,並經過特殊處理,因此不怕海風的侵襲,屋頂下方就是雪梨歌劇院的兩大表演場所─音樂廳(Concert Hall)和歌劇院(Opera Theater)。

音樂廳(左圖)是雪梨歌劇院最大的廳堂,共可容納2679名觀眾,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等多種表演。此音樂廳最特別之處,就是位於音樂廳正前方,由澳洲藝術家Ronald Sharp所設計建造的大管風琴(Grand Organ),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個風管組成,此外,整個音樂廳建材使用均為澳洲木材,忠實呈現澳州自有的風格。

歌劇院較音樂廳為小,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另外雪梨歌劇院還有一個小型戲劇廳(Drama Theater)和劇場(Playhouse),分別可容納544與398名觀眾,通常用於戲劇、舞蹈、或講座和會議的舉行。另一個Broadwalk Studio在重新整修後,即將於1999年重新啟用,適於音樂和實驗劇場使用。

參考資料
文+圖:雪梨地標和著名建築物-雪梨歌劇院 http://www.skyscrapers.cn/city/aus/aus/syd/syd_landmark_SydOperaHouse.htm

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天津~魯班廟

相對位置:北京的東南方      台灣台北的北北西方約1,600公里

絕對位置:北 緯39°06'東 經117°12' 
  
介紹

  位於天津薊縣縣城內的魯班廟,又名公輸子廟,坐落在薊縣縣城鼓樓北大街東側。由山門、大殿和東、西配殿組成,戰地八百多平方米。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明間正中設板們和抱鼓石,次間外檐封護,開六角形花窗,大式硬山頂。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一大間前出廊。

明間置斜格菱花格門,次間作檻墻、格扇窗。檐下鬥拱一斗三升交麻葉,角科寶瓶下出單昂。內、外檐旋子彩畫,枋心什錦雲紋,畫工精細。九脊歇山頂,綠琉璃瓦剪邊作法。東、西配殿面闊三間,進深一大間,民間小式作法。整座建築佈局嚴謹,工精料細。在維修中聽當地群眾傳說,清初在遵化修建康熙、乾隆陵時,

工匠們節省了一些木料、磚瓦,在薊縣修了一座魯班廟,以求祖師庇護。此說法在廟內尚存的清光緒三年(1877年)《重修公輸子廟碑記》得到旁證。

碑載:“東陵吉地,在薊城南蔡莊賃地數十畝作木廠。眾匠人曾到魯班廟謁廟焚香,自興工至今一切平安,皆仰祖師默佑。產生重修之願。會同本郡鄉紳,各廠算房(帳房),樣式房(設計模型單位),各作匠,出資共成善舉。”現場核查,這座建築是嚴格按照官式作法修建的。大殿木柱用的是鐵糙木,此木比水重,較鐵硬,薊縣本地不出產,可能是皇家用料。木框架使用鬥拱,在古代建築中稱大式作法,民間是不能使用的。

魯班廟使用了最簡單的一斗三升作法,既表達了工匠們對祖師的尊崇,又不太超越規則。殿頂採用歇山頂綠琉璃瓦。瓦頂式樣也是有嚴格限制的,最高等級是廡殿頂,其次是歇山頂。琉璃瓦在民間不能使用,官制黃琉璃最高,綠琉璃次之。魯班廟是儘量提高規格等級,但又不大破格,可謂匠心獨具。

因多年來整個建築被學校佔用,沒遭大的破壞,市文物部門除按原樣整修油飾之外,儘量保持原樣,使其有古建特色,並在大殿請該縣泥塑專家于慶成重塑了魯班像和四位弟子像,弟子手拿曲尺和線盒等工具,並在配殿中佈置了魯班生平事跡展覽。














↑天津魯班廟↑


參考資料

文:yahoo 知識+ →津台之橋 http://big5.huaxia.com/jtzq/tianjin_jmls15.htm
圖:yahoo 圖片搜尋 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p=%E5%A4%A9%E6%B4%A5%E9%AD%AF%E7%8F%AD%E5%BB%9F&ei=UTF-8&fr=yfp&x=wrt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東京鐵塔

絕對位置:北緯20°46°東經122°154

相對位置:太平洋西,韓國東


特色

  333米(332.6米)──東京塔是日本最高的建築。東京塔雖然比艾弗爾塔高32.6米﹐但它的總重量只有艾弗爾塔的一半左右(4000噸比7000噸)﹐這歸功於鋼鐵和建築技術的進步。
 
東京塔於1958年建成當初﹐東京還處於重建之中﹐還是一個低建築的城市。因而東京塔的出現就像是侵略進來的Godzilla巨型怪獸一樣支配了東京的天空。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雖然現在它已不是那麼突出了﹐但依然是東京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尤其是在夜晚﹐當它從下到頂被霓虹燈所裝紛起來時特別引人注目。
 
東京塔最初的目的是用於傳送電視和廣播信號﹐但它吸引遊客的主要地方是東京全城的景色。主要觀望廳位於地上150米高。特別展望廳再高100米﹐需乘第二台電梯才能到達。
 
在晴天﹐尤其是在濕度變低的冬季﹐從塔上的展望廳能看到房總和三浦半島(東京灣的兩側)﹐以及橫濱的Landmark Tower大廈﹑東京西方的箱根和富士山﹑東北方向的筑波等。
 
在塔下面的4層建築物裡﹐有販賣低價紀念品的商店和各種複製展覽﹐其中有水族館﹑蠟博物館﹑以恐怖藝術為特色的“神秘人行區”﹐以及東京塔特殊藝術畫廊等設施。

↓東京鐵塔之夜景↓
















參考資料

文,圖:東京摩天輪–東京塔 http://www.skyscrapers.cn/city/asia/jp/to/to_skyscrapers_tokyotower.htm






巴里羅切

區位

地圖:巴里羅切



絕對位置:-60~-75E 30-45S


相對位置: 巴里羅切位於阿根廷黑河(Río Negro)省境內,位處於安地斯山脈及那威瓦皮(Nahuel Huapi)湖旁

介紹
  
  巴里羅切位於阿根廷黑河(Río Negro)省境內,位處於安地斯山脈及那威瓦皮(Nahuel Huapi)湖旁,因為擁有天然的湖光山色,且隨著季節轉換都有其不同的特色,因而成為南美著名的觀光勝地,在阿根廷,到巴里羅切畢業旅行是每個中學生的例行功課。



















↑由巴里羅切主廣場看向那威瓦皮湖 ↑
  



  巴里羅切的全名為「聖‧卡羅斯‧迪‧巴里羅切」(San Carlos de Bariloche),很長且很繞口,不是阿根廷人太無聊,而是其來有自的,首先「Bariloche」一詞來自當地原住民語:意指「在山另外一邊的人」。而在1895年,一位來自智利的德裔商人Ramos Generales de Don Carlos Wiederhold來此開設貿易站,並將其店命名為「Don Carlos de Bariloche」,當他的智利貿易夥伴要寫信給他時,總是將他的名字誤寫為San Carlos de Bariloche,而隨著店裡的生意日益鼎盛,這個名稱也日漸遠播,1905年當該城市正式成立時便以此為市名。




















↑巴里羅切的湖光山色↑





參考資料
文,圖: Bebe部落格 阿根廷之巴里羅切(小瑞士)http://tw.myblog.yahoo.com/vida-latinoamericana/article?mid=973&prev=977&next=795&l=f&fid=14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哥本哈根 - 歷史

區位

地圖:哥本哈根


檢視較大的地圖

絕對位置:55° 43′ 0″ N  12° 34′ 0″ E
 
相對位置:位於丹麥西蘭島東部,隔著厄勒海峽和瑞典重要海港馬爾默遙遙相對



12世紀時在厄松區域建立了一個城堡,其目的是保護一個通向瑞典的小港口。這個城堡及在其附近建立的居民區被稱為Købmandens Havn(商人的港口)。後來這個名字改成哥本哈根。1254 年哥本哈根獲得城市權。1369年漢薩同盟視這個新興城市為競爭對手,將它連城帶堡摧毀。
1416年丹麥國王將其住地遷到重新建成的哥本哈根,1443年正式將首都從羅斯基勒(dk:Roskilde)遷到這裡。
哥本哈根的歷史多災多難,多次瘟疫、戰爭給它帶來創傷。1658年至1659年瑞典包圍哥本哈根,18世紀的瘟疫使全城三分之一的居民死亡。1728年和1795年大火。1807年英國艦隊炮擊哥本哈根,帶來巨大破壞。

1895年時的哥本哈根












  19世紀的大遷移給哥本哈根帶來了巨大發展。城牆被拆毀。20世紀有一段時間由於許多人更喜歡在郊區居住城市稍稍變小。




參考資料

文,圖: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3%A5%E6%9C%AC%E5%93%88%E6%A0%B9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印度第一大大城~孟買

區位

絕對位置:經緯度:18.96N  72.82E

相對位置:印度西部,瀕臨阿拉伯海


特色

孟買的獨特地位,它是印度第一大城市,曾經是印度的海上門戶,在英國統治期間,英國派來的總督都從這裡上岸。後來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棉花需求大增,孟買成為英國輸出棉花的最大門戶,等到中東蘇伊士運河開通,世界航運貿易齊聚,讓孟買商業一飛沖天。
  孟買是個超級狹長的大城市,機場位在北方,而昔日英國景點都在最南端,坐計程車並不開冷氣,打開車窗,路上灰塵熱氣迎來,老舊公車廢氣衝著你排放,交通又阻塞,所幸車資不貴,路上也比較少遇見牛車。


                       

                       對於世界背包客而言,英國統治孟買時期的中樞區域最為重要,比起郊外的象島 (有佛像石窟) 更加重要,也因為孟買商業銅臭太久了,印度文化中的寺廟在此並不非常出色,不會讓人有贊嘆之作 (尤其去過德里或阿格拉或齋普爾參觀之後,更不把孟買的寺廟看在眼裡了) 。另一個原因是,要花艱困的車程交通去象島,還不如在『博愛特區』悠閒度過一天。
走在這個方圓四五公里的古典區域,不是每幢古典建築都是公家機關,很多都是一般商業辦公大樓,這裡很容易遇見其他國家的背包族,互相詢問要去的地方方向。總之,就是維多利亞車站~~印度門~~到女王項鍊海灣,這個區域之內足夠耗上一天。

  孟買開埠一百多年,維多利亞車站,是最壯觀最吸引人的哥德式建築,屋頂上方還有凱旋雕像,這條鐵路是亞洲第一條,當然也是印度第一條鐵路起站。竣工後多年,為了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五十週年而改為維多利亞車站。


←維多利亞車站全景

參考資料

文,圖:Yahoo Blog 國會背包客 http://tw.myblog.yahoo.com/poching-worldwide/article?mid=6261&prev=6390&l=f&fid=59

2007年9月26日 星期三

波蘭 克拉科夫KRAKOW (CRACOW)

區位

絕對位置:北緯49°07' 與54°50'及東經14° 07' 與24° 08'間

相對位置:波蘭位於歐洲中部,西與德國爲鄰,南與捷克、斯洛伐克接壤,東與俄羅斯、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有共同邊界,北瀕波羅的海。


特色






克拉科夫擁有逾千年歷史,曾在多個世紀作為波蘭首都,對當地居民而言,這裡才是國家唯一的真正首府。華沙吸引之處在於兼具現代氣息和繁忙的節奏,而克拉科夫則有由鵝卵石砌成的寧靜小徑、無數紀念碑,華麗的博物館,熱鬧的酒吧和咖啡室,全都包容在獨特的氛圍中,恬靜醉人。克拉科夫也是個學生城市,逾十萬名莘莘學子在那裡的眾多高等教育學府求學,因此克拉科夫永遠充滿年青的氣息。有別於華沙,克拉科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倖免於難,歷史建築物得以保持完整無缺(有些建築物,如在中央廣場的精緻聖阿德爾伯特(St Adalbert) 教堂,和在古洛茲卡路 (ulica Grodzka) 的聖安德魯教堂,早建於中世紀:即十至十一世紀)。最值得一看的是瓦維爾山(Wawel Hill)的舊王宮和中央廣場,被細心重建的舊城區房子和喧鬧的活動包圍。在1978年,整個舊城區的城市範圍被列入聯合國科文教組織UNESCO的首張世界文化遺產名單,當時世界上只有12個最具價值的地方獲頒此項殊榮。如要舉出波蘭國家傳統中最重要的一個地方,不用置疑一定是瓦維爾城堡(Wawel Castle)。瓦維爾城堡,屹立於山上,俯瞰維斯瓦河(Vistual river),極具歷史和藝術價值。舊王宮揉合了中古式、羅馬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的設計於一身,因為不同的統治者都有不同的愛好。遊客可在地穴下面的聖龍納(St. Leonard)王陵遊覽,十朝波蘭君主及他們的妻兒,以及許多軍事及文化領袖都葬在這裡。中央廣場(Rynek G?owny)是全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市集,面積約200米乘200米,一年四季任何時候都美麗動人,多世紀以來都是城市生活的心臟地帶,是展現波蘭文化、商業和旅遊精髓之地。廣場四周是咖啡室、餐廳、酒廊、畫廊、商店和博物館,沿途少數住宅樓宇,住在這裡的可算是個幸運兒呢。還有花店、街頭藝人、街頭畫家、香酥脆餅小販、紀念品小販...
參考資料